ABOUT NANJO KOBO 創造祈禱之音
南條工房的技術與匠心
ONLINE STORE
INSTAGRAM facebook
ONLINE STORE

ABOUT NANJO KOBO

創造祈禱之音
南條工房的技術與匠心

於江戶時代後期的1800年左右,南條工房在京都創立。
從那時開始,我們便專門製作在神佛具之中被稱為「鳴物」的發聲佛具及神具,200多年來代代相傳著這樣的技術與感性。
用於佛前的「罄鈴」和鉦鼓這類發聲佛具,我們始終堅持全程手工製作。
這些鳴物並非只是可以產生聲音的器物。
它是一種能在祈禱的場域之中營造出「意境」、淨化空間以及安定心神的重要工具。

已有200多年歷史且獨一無二的燒型鑄造工法

南條工房現存最古老的作品之一,是保存於京都祇園祭「大船鉾」上的囃子鉦,上面刻有天保10年(1839年)的銘文,以及南條勘三郎的名字。
自此以來,南條工房便深受京都的神社寺院、祭典,以及日本全國的佛教寺院和神社的信賴,持續製作講求「音色共鳴」的神佛具。
到了第五代南條勘三郎時期,為了進一步提升音質,他針對製作罄鈴時所使用的合金「佐波理」進行了許多獨立研究,並藉此改良了銅與錫的配比。
這項配比被傳承至今,甚至昇華成為工房的代名詞「勘三郎罄鈴」。
此外,為了最大限度發揮佐波理的特性,我們採用了以柴火來燒製鑄模的「燒型鑄造」工法。南條工房至今仍是日本國內唯一持續以這種傳統手法製作罄鈴的工房。
おりん

跨越世代的六位職人所展現出的絕妙默契

每位職人皆擁有感性與技藝。
只要將這些結合在一起,就能協助工房打造出絕佳的音色。
職人對工房而言,是無比珍貴的存在。
他們在代代相傳的技術基礎上,融入了自己的巧思和細膩手法,至今也仍持續運用雙手創造美妙的鈴聲。
在南條工房裡,來自不同世代的六位職人每天都致力於罄鈴的製作。
從擁有逾50年資歷的資深職人,到肩負未來的新生代職人,每個人都充分發揮了各自的經驗與個性,藉由分工相互支援每道製作程序。
在每月數次的鑄造作業中,所有職人會齊聚一堂,在與火和金屬交鋒的緊張氛圍裡,感受彼此的呼吸,同時專注在工作上。
這種「合作無間的默契」,正是協助工房打造出美妙音色的重要基石。
在南條工房,沒有「退休年齡」的限制。
只要持續累積技術和經驗,就能永遠在職人這條路上走下去。
不受年齡束縛、對於器物製作所抱持的誠摯心意,以及長年累積下來的經驗與感覺,才是形塑職人價值的核心。
這就是南條工房的信念。
此外,南條工房也十分重視「不加班」這項原則。
在有限的時間內集中精神認真工作,這樣的日積月累,正是我們能不間斷地穩健打造精美產品的秘訣。
從工具的修繕、模具的修補,到工作環境的整備,能做的事情我們全部親力親為。
工房不單只是個工作場所,更是職人們生活的一部分,以及一處培養技藝的重要場域。
RECRUIT 想成為肩負起產地未來的一份子嗎?

讓一切歸於聲音,
這是工房代代相傳的循環智慧

在南條工房,我們非常重視「循環式製造」的理念,不浪費每一份素材的生命,且會將其活用於下一道工序。
鑄造後的碎裂鑄模,會被粉碎成細小的顆粒並仔細篩分粒度,以作為下次製作鑄模的材料重新利用。
製作鑄模時所使用的水,也都是採用工房中收集來的雨水。
此外,罄鈴切削加工時產生的金屬屑(削下來的碎屑)也不會被丟棄,而是會在下次鑄造時重新熔化,使其再生為可用的材料。
透過這樣的方式,除了少數無法再粉碎成細小顆粒的鑄模碎片外,南條工房已建立起一套幾乎不會產生任何廢棄物的製造機制。
這間約有60年歷史的工房,是以「不浪費資源」以及「利用有限的素材打造更好的音質」為目標而設計的。
在物資匱乏的時代裡,憑藉智慧與巧思的累積建造而成的這座工房,如今依然秉持著這樣的信念,安靜且堅定的成為打造美妙音色的基石。

MORE SEE CONTENTS

CRAFTSMANSHIP

追求一種極致清澈的音色
我們所找到的獨一無二素材及工法
MORE

PRODUCT

請實際體驗佐波理罄鈴的美妙音色。
MORE